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了解现代公共事业发展规律与趋势,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及数字技术基本原理,能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社区等从事管理或服务工作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字化应用型创新人才。

主修课程:本专业设置课程主要有:公共经济学、数智化公共政策导论、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公文写作与AI应用、管理定量分析、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数字治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公共投资理论、公共管理经典文献导读、数字化领导力训练、公共危机应急处理实训、社会保障概论、现代社区管理、应急管理与数字化应用、数字政府管理与应用专题、电子政务实训等。

师资力量:教学团队实力雄厚,学缘结构合理,成果丰硕。教师多数来自985、211高校,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14人,师资博士化率近70%。他们长期为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等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在各自研究领域均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截止2024年,主持或参与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纵向课题共20余项,各类横向课题百余项,有多项优秀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

许珂 冀梦晅 杨永峰 王颖 蒲兆琪 朱建建 杜鹃汀 王世俊 张晶 徐洁 任娟娟 王飞 冯文龙 杨定 许潇丹 赵凯旭

专业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公共政策和公共事业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为引领,充分发挥学校统计学科优势,强化学生公共事业管理大数据治理能力和公共事务管理能力,形成了“学科交叉、校府融合、双创引导、能力立身”的专业特色,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2020年获批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成为校级数智化赋能人才培养试点专业。

培养质量:专业秉承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育人理念,依托高层次学科竞赛、沉浸式社会实践和实质性科研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学生培养质量优异,在校生在“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应届毕业生出国、考研等继续深造比例高,就业去向涵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银行、证券、咨询公司等多个领域。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0%以上,给予“专业基础牢、综合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好评。

就业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其社会需求十分强烈,而且需求量极大,这是我国继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后事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形势所决定的。要建立政事分开、管理自主科学、面向社会、独立的社会主义事业单位,对于高层次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需求在不断增长。另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还可以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系统,参加MPA考试进行进一步深造。因此,无论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需求,还是从毕业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来看,其专业发展前景都十分看好。

近年来公共事业管理就业方向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或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工作。

此外,近年来中国多非营利组织和私营企业也吸纳了大量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毕业生多在各类工商企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工作;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从事管理决策、营销管理、销售、公关、品牌传播等实际操作与管理性工作;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与事业单位、中介机构从事财务管理、咨询服务及其他相关经济管理工作;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工作。



版权所有  ©  西安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常宁大街360号 邮编:710100 Email: ggglxy@mail.xaufe.edu.cn 电话:029-81556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