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部署,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展了数智化赋能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近日,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黎明教授于兴庆校区主楼受邀对专业培养方案数智化改革成果进行了评审与研讨。旨在为培养方案“把脉问诊”,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设计,确保改革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西安财经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负责人许珂副教授介绍了数智化赋能专业建设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指出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双一流专业,在数字化浪潮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数智化改革的重要方向。学校自2024年率先启动公共事业管理等十大试点专业数智化改革,致力于培养“懂数据、善治理、能创新”的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本次专业数智化改革以新文科建设为依托,重点优化课程模块、实践教学和评价体系,实现通识课、专业必修和选修课以及实践教学全方位课程重构或新增。细致介绍了课程变化、增设课程比例和师资配套,指出新版培养方案重点强化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能力。

李教授对方案修订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数智化改革的实施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同时,结合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数智化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宝贵意见。他指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需要打破传统学科边界,构建“管理+技术+实践”的新型课程体系。建议结合西安财经大学优势,突出专业特色,将数字公共治理方向清晰化;加强教师数字技能培训,共享资源,鼓励与信息学院等联合授课;关注伦理风险,在课程中增设数字伦理、数据安全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推行“双导师制”,由高校教师与行业专家联合指导学生完成智慧治理实践项目;开设“数字公共治理案例工作坊”,联合政府部门与企业开展项目式教学。
许珂表示将充分吸纳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细节,并计划于2025年秋季学期正式启动数智化课程。此次评审标志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数字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以此为契机推进专业数字化改革进程不断深入,助力数字时代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